1、溫濕度
冬季18-24℃,夏季25-28℃,濕度40-70%。
2、空氣過濾及氣流組織要求
新風經熱濕處理及三級(初效+中效+/亞)過濾后送入室內;各房間排風口單獨設置或亞過濾器。
當房間無工藝設備排風時,可通過換氣次數(工藝操作間換氣次數為12~15次/h,緩沖間6~8次/h)計算得出房間送風量,然后根據縫隙法得出房間排風量;當房間有工藝設備(如生物安全柜)排風時,比較設備排風量與滿足換氣次數所需送風量,取兩者之間的較大值(一般情況下,設備排風量較大),然后可根據縫隙法得出房間送風量。根據以上計算風量為設計依據,由此可對新風機組、排風機組及附屬的風管風口進行選型和計算。
氣流組織上,PCR實驗室空調系統通常采用上送下排式的非單向流送風方式。房間上部送風口盡量均勻布置,且與生物安全柜操作面或其他有氣溶膠操作地點的正上方保持一定距離;房間下部利用室內排風夾道上設置的排風口排風,排風口底部距地面0.1m,排風夾道需設置于室內被污染風險的區域,排風口前面不應有障礙物遮擋。
3、壓力控制
在空調系統各房間送風支管上設置壓力無關型定風量閥,無工藝設備排風房間的排風支管上設置壓力無關型定風量閥,從而恒定房間的風量以控制房間壓力;在有工藝設備排風房間的排風支管上設變風量閥,根據房間內壓差動作,以控制房間壓力。需排風的工藝設備(如生物安全柜)排風支管上設變風量閥,根據設備開啟度調節設備排風量。
中心供氧系統說明了傳統方法的缺點。對于傳統的中央供氧系統的弊端,我相信每個人都不是很熟悉它。那么這種傳統方法有什么缺點?讓我們來向你解釋中心的氧氣供應系統。傳統方法的缺點。
傳統的供氧方式將被淘汰。它的缺點是很多。
1.通常40公升的氧氣瓶,體重60公斤,手持在房間里,站在床邊是一項危險和繁瑣的工作。
2.影響病房清潔有序的環境,妨礙床邊的各種活動。
3.氧氣瓶通常與臨界條件相關聯。他們站在身邊,對的心理造成不利的刺激。
4.氧氣瓶是高壓容器,存在一定的潛在危險。事故原因一再報道。
相反,中央供氧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并且是多方面的。
1.上述缺點可以完全避免。
2.供氧工程實施后,病房增添了新穎別致的裝飾,對患者心理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3.醫務人員在供氧運行中快速簡便,有助于搶救,充分利用氧氣,提高疾病,改善救治成功率。
4.節省氧氣工人,減少開支。
氧氣輸送管可以使用銅管,也可以使用不銹鋼管。 銅管更經濟,是的。
中心供氧體系是一種今世職業中的十分有代表性的一個項目,運用中心供氧仍是有許多需要留意的。
(1)檢修焊接設備前,應排盡管道中的液氧和氣氧,并用氮氣或許枯燥空氣置換;
(2)愁悶敞開或封閉時,不宜太快太猛;
(3)液氧時,相關工作人員有必要在場,且有必要依照必定的規章流程進行;
(4)相關工作人員應具有在發生意外或毛病時采納安全措施的才能,且了解產品的運用流程,并具有安全教育查核證書.
還有就是中心供氧體系的設備的管道結構出應做密封處理,以免雜物進入,如果對設備包裝時,應做好防潮,防雨預備;再就是在運輸過程中,應該依照合同要求,挑選相應的交通工具運輸;包裝好的設備應放置在無腐蝕氣體,枯燥,陰涼的當地。